“土葬”或将被取消?这就是传统殡葬方式

国家整改条例出台,“土葬”或将被取消?这就是传统殡葬方式

人们对自己的祖国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就像与祖国隔海相望的台湾省一样,同胞们都希望回到祖国的温暖怀抱。

因为这是自己的水和土地,自己是这片土地的根,自己的身体有这片土地的滋养,流淌着这片土地的文明遗产,让自己健康安全地成长–这就是故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我太爱它”。

这不仅适用于祖国,也适用于你自己的祖国,你在那里也有同样的感受。故乡的土地承载着你自己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些记忆早已与你紧紧相连。

因此,我们的同胞对祖国的独特感情在国外的人看来可能不是很好理解,但思乡之情是刻在我们人民的DNA中的。

关于乡情,古人早就表达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的感情,流传了几千年。

在人们的心中,祖国是如此重要。但人类无法逃避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如此怀念过去。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老人在即将去世时说,他们最希望的事情是被送回祖国,以便他们能够安息。许多在国外去世的同胞,他们的遗骨被家人带回了祖国,称为 “回家”,以便他们死后灵魂能够回到祖国。

因此,人们对地球的情感是–生在地球,埋在地球。中国有悠久的丧葬历史和文化,我们的古人也讲究入土为安,死者为大。

现代人为了让死者得到真正的安宁,也传承了入土为安的思想,所以在殡葬条例出来之前,中国大多数人都是将死者的遗体入土为安。

如果死者不入土为安,就被称为大逆不道,迷信说他或她会被死者的灵魂调戏,并会受到外界的闲言碎语。过去人们不同意火化的原因是,在古代只有最邪恶的人被火化,这意味着让罪恶的灵魂烟消云散,死无全尸。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对死后如何处理自己的尸体没有太多的要求,而且随着火葬和其他形式的葬礼的普及,人们对尸体的处理方式也不只限于一种。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口的增加和重新造林的实施等,土地资源正面临着日益稀缺的问题。

因此,国家在殡葬这一领域进行了改革–即废除了’土葬’形式,提倡’火葬‘方法。

在农村,有固有的埋葬条件,当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块土地,与城市不同,实施火葬比农村更容易。

一方面,城市人比农村的一些人思想更开放,另一方面,观念也不同,城市容易接受新事物,而农村则是旧观念盛行。

告诉我们为什么应该引入火葬?

首先,人死后,尸体会因回归自然而分解,但当尸体被埋在地下时,分解产生的尸胺等有害物质会溢出,会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

或者是死于传染病的人的尸体,在腐烂时,周围的土壤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病毒,这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

另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如火如荼,许多旧有的现象需要纠正,这是一个关键时期。而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生态措施,可用的土地资源正在减少。

除了我国的老龄化和大量的老年人之外,国家还因此鼓励为儿童制定第二和第三战略。如果国家不改革殡葬制度,这些老人大多会选择死后埋葬,我们很快就会面临没有土地可用的局面。

再有就是,如果不对殡葬制度进行改革,那么我们可以回到农村,看到到处都是坟包的画面……。

这应该是一个田园诗般的绿色景观,但一眼望去,却发现到处都是坟墓,仿佛不相干的隆起从平坦的画中长出……。我们不希望面临这样一种情况:景观被到处的坟墓所破坏。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禁止集体埋葬,不仅是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也是为了避免将来出现袋子和骨头到处埋的这种致命情况,避免尸体对腐烂物质的污染。

国家一直积极主动地实施丧葬制度的改革,这也是因为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改变丧葬习俗并不容易,只能以渐进的方式进行。关于农村地区殡葬制度的变化,国家有三点意见,即

I.禁止占用土地进行耕种,改变丧葬形式,以火葬为主,禁止 “土葬”。

(ii) 规划土地上的树丛将被 “合法清除”。

第三,为消除无名孤儿墓和乱葬岗,对农村地区进行统一和集中整治。

最后,对于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推荐的选择是火化。火化后,骨灰仍可取出,放在小祭坛或小盒子里,既不占用土地,又能承载对人的记忆。

结语

当然,有能力的人也可以选择将骨灰埋在当地的公墓里,这样他们就可以在除夕夜祭奠,而不必再回到深山老林里去祭奠。

天津市殡葬服务中心 | ​丧葬仪式有哪几种

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

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家家躲不开,离不了。丧葬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

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3.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4.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5.入殓仪式:入殓有”大殓”和”小殓”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6.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7.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8.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

9.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天津市第三殡仪馆骨灰移存通告

骨灰移存通告天津市第三殡仪馆新建骨灰安放楼于2021年12月已投入使用,原骨灰存放室将予以拆除。原存放室安放的骨灰自2022年初已开始进行移存,目前家属自行移存工作已接近尾声。请尚未办理骨灰移存手续的家属携带骨灰安放证等证件,于2022年5月5日前到本馆办理骨灰移存手续。逾期未自行办理的,本馆将代替家属将骨灰整体迁移至新建骨灰安放楼安放。感谢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服务时间:每日7:30-14:00;咨询电话:60656375、60656378。

天津市第三殡仪馆

选择骨灰撒海、草坪葬的为啥越来越多

“近年来,我馆骨灰安放数量逐年攀升,截至2022年2月底,骨灰安放已趋于饱和……”今年清明节前,市第一殡仪馆一则《关于暂停骨灰安放服务的通知》,再次引发社会对殡葬改革的思考。

“无论是将骨灰寄存到殡仪馆,还是安葬在墓地,只进不出,在空间和土地有限的情况下,总有一天会出现难以为续的局面。”市民政局殡葬处处长张悦东说,推行不留骨灰、不留墓碑的节地生态安葬,将是未来的必然出路。

思来想去,他们选择生态葬

2008年儿子去世,转年丈夫又离世,过去的清明时节,对于侯阿姨来说,就是一道坎儿,不敢面对,又惦记着。

“之前祭扫时,看见骨灰盒存放在一个小小的格子里,心里有一种莫名的酸楚。直到把儿子和丈夫的骨灰撒向大海,心里才有了安慰。”侯阿姨跟记者说起当初的想法:“我觉得大海是无边无际的,希望他们爷俩随着大海漂泊,去看看每一处自己在生前想看却没有看见的风景,自由自在,也算是一个最好的归宿吧,这也是我为他们做的最后一件浪漫的事。”

从选择骨灰撒海到现在,一晃过去了10个清明节。虽然近几年因为疫情,不能亲自到海上“扫墓”,但侯阿姨觉得思念总有寄托处。“没疫情那几年,一到清明节,市殡仪服务总站会组织我们出海,海上共祭。到后来,因为疫情,他们工作人员出海帮我们代祭。今年清明,他们在‘海之眠’纪念广场举办了一场庄重的代祭仪式,还将视频发给我,让我很感动。”

思虑超前的王先生,虽然年龄只有60岁,但已为自己的“身后事”做了安排:“等我没了那一天,就选骨灰草坪葬吧。咱不给儿女添麻烦。”

因为这些年的切身经历,王先生不想让儿女像自己一样,每年到了清明节再“负重前行”。

“我们是姐弟四人。我都60岁了,想想我的哥哥姐姐,年纪更大,他们每年到了清明,参加祭扫别提有多心力交瘁了。一顿采买,然后人挤人地拥入殡仪馆,就是为了给父母磕个头。现在我们的年龄还能承受这番折腾,等岁数再大点,真的是走不动了。”王先生说,他父母的骨灰一直寄存在市第二殡仪馆,“每年你说,若是不去,心里又过意不去,小小的骨灰盒就是一份牵挂。可是去吧,真的是体力一年不如一年,有点跟不上。”

从朋友处得知,有一种安葬方式,是将逝者骨灰装入特制的骨灰坛内,然后葬入草坪,经过数月自然降解,逝者的骨灰与土地融为一体。本打算选择骨灰撒海的王先生,改变了主意。“我觉得这种骨灰深埋的草坪葬,更符合‘入土为安’的传统。”

去年,王先生还说服了哥哥姐姐,把父母以及姥姥姥爷的骨灰取出,在天津寝园做了草坪葬。“当天的安葬仪式特别隆重,还邀请了天津电视台的主持人致追思词,礼兵献花篮,放飞和平鸽。”王先生说,“回去之后,我把这些情景讲给身边的人听。我姐夫还有侄媳妇父母也说,要把家里逝去的老人改用这样的方式安葬。”

“殡葬改革终极目标是‘不留骨灰’”

“目前,我们有近3000具骨灰等着疫情见缓组织撒海。此外,今年以来,市属殡葬服务机构天津憩园、天津寝园共收到546具骨灰草坪葬的预约。”张悦东表示,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市民对绿色殡葬的认可度越来高。

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殡葬部门一直在做的工作。所谓节地生态安葬,是指在对逝者的安葬过程中,采取不保留骨灰和不设标志物的安葬方式。1990年,天津成为继广州之后,全国第二个开展海葬业务的城市。截至目前,已举办骨灰撒海活动404期,累计撒海骨灰23404具,接待直接参与家属48178人次。

多年来,天津寝园、天津憩园一直致力于探索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从2010年开始,天津寝园拓展业务提供草坪葬。2016年,天津憩园拿出位置好、绿化好的墓区,设置骨灰节地生态安葬专区。截至目前,两园一共安葬了3464具选择草坪葬的骨灰。

当前,我市主流的安葬方式是将骨灰寄存到殡仪馆,或是将骨灰安葬在墓地。市第一、第二、第三殡仪馆相继改扩建,但骨灰存放压力依旧很大。据统计,市属的三个殡仪馆和市属公墓天津寝园室内骨灰存放量达到了24.5万具之多。在这其中,还有近1万具属于“无主”骨灰,一直没有办理相关续存手续,安放时间最长的达到20年以上,最短的也有5年。
面对每年近8万具的骨灰增长量,如何保证殡葬服务的可持续性?

“今后,殡葬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不留骨灰’。”张悦东说,从保留遗体到不保留遗体是殡葬改革的第一次革命,当前,“逝者与生者争地”的矛盾已经凸显,殡葬改革急需进行第二次革命,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转变。

“重要的是生者对逝者的心意”

“其实,人去世后采用什么样的殡葬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生者对逝者的心意。既然我们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绿色殡葬方式,为什么要选择铺张浪费的方式,既浪费土地,也不环保?”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洁说,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在丧葬问题上回归绿色生态乃是大势所趋。积极倡导生态葬、自然葬,让逝者回归自然,不仅符合生态、节俭的原则,也符合全社会的公共利益。

“近年来,天津一直在用奖补政策,鼓励更多市民选择节地生态安葬。”张悦东介绍,2019年,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工作的通知》,从2020年1月1日起,对参与不保留骨灰和标志物的节地生态安葬承办人给予每具骨灰1000元奖励;对火化后直接选择参加节地生态安葬的承办人再补贴每具骨灰1420元基本殡葬服务费用(遗体运送、遗体火化、遗体冷存)。

“具有天津市户籍的逝者,遗体火化后60日内直接选择节地生态安葬,合法申请人可以向承办单位同时申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贴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也就是说,可以领到2420元的奖励补贴。”张悦东介绍,“遗体火化后没有直接选择节地生态安葬,而是在2020年1月1日(含)后申请办理节地生态安葬的,也可以单独享受1000元的节地生态安葬奖励。”

在殡葬改革的过程中,除了让“逝有所安”,“思有所依”同样是民政部门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为满足市民多元祭哀思的需求,天津市针对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家属,推出“生命晶石”服务,可以将逝者骨灰制成饰品随身携带,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永恒。以“生命晶石”为载体,逝者家属可以在清明节期间,在家开家庭追思会、网上祭扫。

与此同时,针对骨灰撒海的,天津市连续多年在清明节期间举办海上共祭活动;在天津寝园为骨灰撒海的逝者建立海葬纪念墙;在红桥区北辛路20号的市殡仪服务总站院内建有约1000平方米的“海之眠”纪念广场,广场上立有纪念碑,既庄重又典雅。

针对草坪葬的,每年清明节天津市都会用一场庄严的共祭仪式缅怀逝者、告慰生者。今年清明节,受疫情影响无法现场祭扫,天津憩园举办了庄严的代祭仪式,工作人员敬献花篮,代逝者家属向安息的亲人行鞠躬礼,代为传递人间孝与爱。

“受传统丧葬观念影响,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肯定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是要有人们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政府部门积极工作,创新载体形式,充分彰显对逝者的尊重,更好承载亲属情感寄托,以此吸引引导公众。” 张悦东说。

在《天津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就深化殡葬管理和服务改革勾勒出了行进图。我市将严格限制公墓墓位占地面积,推行骨灰格位存放、海葬、小型墓等节地生态安葬形式,鼓励引导经营性公墓开发免费可循环使用的节地生态安葬专区。

天津最新通告!清明祭扫这些事项要注意

为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研判,现就2022年全市殡葬服务机构清明祭扫服务接待工作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目前,在全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2022年清明祭扫服务基础上,部分区已结合本区疫情形势,暂停了殡葬服务机构服务接待工作;其他区将根据疫情变化,随时调整清明祭扫工作安排。请市民朋友及时关注相关报道,或电话咨询相关殡葬服务机构,了解支持当前疫情形势下殡葬服务机构采取的相关措施。

二、原定于2022年3月中旬进行的市第二殡仪馆骨灰迁移工作推迟开展。启动时间另行通告。

三、市民办理基本殡葬服务的,提倡丧事简办,控制参与人员数量。进入服务机构请主动接受测温、扫码、亮码,自觉佩戴口罩,遵守各殡葬服务机构内疫情防控要求。

四、大力倡导居家文明祭扫。祭扫重在静心诚敬,重在传承孝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市民可登录市民政局官网、“天津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或“津心办”(APP、微信小程序)进行网上祭扫、居家祭扫、开展家庭追思会等方式缅怀故人。

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感谢您为疫情防控所做的贡献!让我们树立文明殡葬新风,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共同守护家人幸福安全、家园祥和安宁。

天津西青:清明节期间暂停全区殡葬服务机构现场祭扫服务

据天津西青消息,关于清明节期间暂停全区殡葬服务机构现场祭扫服务的通告发布。

当前我区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为减少人员聚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织密筑牢疫情防控网,按照民政部和天津市民政局有关要求,经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即日起,区域内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全面暂停现场祭扫服务,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广大居民群众可登录市民政局官网“网上文明祭扫”平台或利用“西青民政”微信公众号“文明祭扫H5”,进行网上祭扫,西城寝园将推出集体代祭服务。对于确需办理购墓、骨灰安葬及骨灰存放等基本殡葬服务的,要严格按照我区当前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现场工作人员,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广大居民朋友,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您的健康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最深切的缅怀!请大家自觉遵守有关规定,选择文明绿色祭扫方式,树立文明殡葬新风,共同守护家人幸福安全,维护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西青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2年3月15日

来源: 央视网

天津企业退休人员去世,丧葬费和抚恤金标准是多少?

天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有1386万人,60岁以上人口为300万。天津2021年的养老金调整,234万退休人员参与上涨。天津企业退休人员去世,丧葬费和抚恤金标准是多少钱呢?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

2021年九月之前的老标准

天津企业退休人员去世之后,家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具体标准根据去世时间,存在老标准和新标准。

如果天津企业退休人员是在2021年9月1日之前因病或非因工死亡,那么,按照丧葬费和抚恤金的老标准计发。具体有多少钱呢?

根据关于建立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发布及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正常调整制度的暂行办法,丧葬费和抚恤金都跟职工平均工资挂钩。

其中,丧葬费是发放两个月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而抚恤金叫救济费,供养直系亲属人数越多,发放标准越高。供养一名直系亲属,发放六个月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两名直系亲属,发放九个月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三名及以上,发放12个月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021年九月后的新标准

如果天津企业退休人员是在2021年9月1号之后去世的话,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是按照新的办法来计算的。

其中,丧葬补助金是发放2倍的本省上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

抚恤金挂钩本人的缴费年限、养老金领取年限和本省上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缴费年限15年,发放九个月的上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缴费年限每多出一年,就多发放一个月的上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限高24个月。同时,养老金领取年限每满一年就少发一个月,保底九个月。

天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659元,所以,2021年9月到12月期间的丧葬费是47659÷12×2=7943元。

抚恤金因人而异,保底47659÷12×9=35744.25元,最高是47659÷12×24=95318元。

从中可以看出,由于挂钩的是上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这项数据基本上每年都会上涨,所以丧葬费和抚恤金的新标准也会每年进行动态的调整,不同年份去世的话,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此外,家属还是可以继承另外两笔钱,第一笔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另外一笔是医保账户个人余额,这些都属于个人财产,都是可以继承的。

天津新增两处承办节地生态安葬墓园

 目前,本市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主要有骨灰撒海和骨灰草坪葬两种。其中,春季骨灰撒海将在3月20日至4月中旬举行,预计举办8批次。骨灰草坪葬方面,除了已开展此项服务业务的天津寝园、天津憩园之外,今年本市有条件承办的墓园新增加了滨海新区汉沽逸安园和宁河区永定塔陵,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文明殡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承办单位预约报名电话:

  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天津憩园):26824711(8:00—16:00)。

  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天津寝园):18526447873、18526447993(8:30—16:00)。

  滨海新区汉沽逸安园:67191124(8:00—15:00)。

  宁河区永定塔陵:4006580405(8:30—15:30)

  为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2019年,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天津市关于开展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工作的通知》,并研究制定了《天津市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实施细则(暂行)》。符合相关条件的本市户籍逝者,家属可以申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贴与节地生态安葬奖励。

  申领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逝者家属可以申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贴与节地生态安葬奖励:

  (1)逝者为天津市户籍,2020年1月1日后办理节地生态安葬;

  (2)选择本市具有合法资质的殡葬服务单位提供遗体冷存(三天)、遗体运送、遗体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

  (3)自愿在本市民政部门指定的殡葬服务单位办理节地生态安葬;

  (4)申请人应当为逝者的亲属或有权处置逝者骨灰的权利人。

  奖补条件:

  节地生态安葬奖励为1000元/具。逝者为天津市户籍,在本市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逝者家属可以申领节地生态安葬奖励。

  申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贴1420元/具的需符合下列条件:

  (1)逝者为天津市户籍;

  (2)逝者遗体在本市范围内殡仪馆火化;

  (3)逝者遗体火化后六十日内直接选择节地生态安葬;

  (4)遗体冷存(三天)、遗体运送、遗体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均由本市具有合法资质的殡葬服务单位提供。

  申领程序:

  逝者家属申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贴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的,应当向承办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逝者身份证原件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注销证明原件;

  (2)申请人身份证原件。申请人为受托人的,需提供书面委托书及委托人身份证原件;

  (3)申请人名下银行卡或委托人名下银行卡;

  (4)在本市殡仪馆火化的,提供本市具有合法资质的殡葬服务单位开具的遗体运送、遗体火化、遗体冷存票据原件。

  申请人未能提交齐全本条第四项材料的,不享受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贴。

天津殡葬出殡时间讲究

出殡时间有早、晚两种, :

天津殡葬

早殡在上午10点以前,目的是省钱;晚殡则在10点以后,要招待亲朋,摆设酒席饭莱,因此开销较大,一般财力能够达到晾杠的家庭都出晚殡。

出殡时间由阴阳生择定,出殡前一小时要由武官主持祭门仪式,即请与自家有交谊且官职显赫的武官站在门外红地毯上大声吆喝一番,并在马路上放铁炮(后改鞭炮)6响祭门。武官祭门的目的是请门神爷放鬼魂出去,否则棺材动不了,鬼也出不去。祭门的武官与点主的文官一样受尊重

天津南开区白事一条龙

提供殡仪、殡葬、白事、葬礼、丧葬、办白事、墓地、火葬、出殡、喜丧、办丧事、办葬礼、寿衣、灵堂、祭奠、入殓一条龙服务。

现代公墓行业的特征  

(一)公益责任下的经营行为公墓分为两种:公共性墓地和公益性墓地。公共性墓地面向全社会,实行有偿服务,即经营性墓地。公益性墓地则只面向本地村民。原则上,公益性墓地是由村民委员会建立,只对农村村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实行免费安葬,少部分须支付部分成本费用,属于集体公益设施。公墓行业肩负着让人民群众死有所葬的社会责任。如果公墓行业丧失了这一最根本的公益性责任,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那就背离了殡葬事业改革的方向,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公墓单位在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同时,积极完善墓园的经营管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寻求最大化的社会效益,这是现代公墓行业的时代特征。但公墓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需要建立规范的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只有通过企业化的经营方式才能化解公墓建设的成本,积聚公墓不断发展的能力,才能最终实现公墓更好的满足殡葬需求,更好的促进殡葬事业改革的目标。。 

(二)文化本质下的物质载体  殡葬消费是一种精神消费,它既不能为消费者带来物质满足也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感官享受,它只能为人们提供一种心理安慰,提供一种缅怀和拜祭先人的文明方式。现代公墓行业从产生到发展,都是建立在殡葬文化的顽强生命力之上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公墓单位要努力营造人文景观、烘托人文精神的原因。只有深度挖掘殡葬文化内涵,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不断衍生新的文化特征,把浓郁的文化气质和人文关怀淋漓尽致的注入到墓园规划、景观营造、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才能算是真正把握了公墓行业的本质。现代公墓行业就是殡葬文化发展到现在社会的一个物质载体;墓园中的楼台亭阁、一草一木、雕塑、石碑,甚至工作人员就是墓园单位的所要力求表现的特有的文化气息的载体。现代公墓行业就是要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经营管理,把公墓发展成为代表现代先进殡葬文化的一个载体,去承载引导和规范人民群众的殡葬行为,承载促进殡葬事业改革的重任。